注射下巴如何避免出现延迟性大面积淤青?
这一讲,我们一起来探讨,注射下巴如何避免出现延迟性大面积淤青?
注射下巴,是微整中比较常见的操作。但常有医生反应,注射下巴后出现淤青,不仅面积大,还有延迟。这让其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原因,并教你一个避免上述问题的小妙招:两次按压法。
首先,作为注射医生我们都知道,如果注射后出现淤青,其实就是损伤了血管导致出血。
但为何出现的是延迟性大面积淤青呢?
答案其实也不难分析。众所周知,下巴的颏肌是颏下动脉供血。而由于颏肌比较厚,穿支血管必然也比较多,所以注射过程中,偶尔穿透血管在所难免。由于出血位置较深,所以淤青的表现就会延迟。这一点,大家能理解了吧。
颏下动脉供血颏肌
可是为什么别的地方淤青就局部一点点,而下颏这个部位,却有大面积的淤青呢? 其实淤青面积的大小,跟出血量是直接相关的,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动作,就是我们注射后的塑形。
你想想,锐针注射以后,假如有出血,但是我们第一时间又看不见。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又在挤压塑形,就等同于在挤压血管,此时出血就会更多。
所以我的建议是,当我们在注射下巴的时候,干脆就默认会损伤血管,这时候就先别着急塑形,而是按压个一两分钟止止血,然后再塑形也不迟。
注意!细节来了! 塑形以后,不是就万事大吉了,还要再次做按压。 为什么呢?因为刚才临时止住的破口,可能因为塑形过程会再次出血。 所以,每个下巴注射,都多花五分钟时间,进行前后两次按压,这样就能把出血量限制在最低状态,也就大概率避免了大面积淤青的情况发生。
小结一下,今天我们分析了注射下巴出现延迟性大面积淤青的原因,以及颏肌解剖结构,并教给你一个两次按压法,以避免这种情况。
所以,我们每个注射细节背后,都隐藏着解剖学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