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可操作光电设备”,被釜底抽薪的皮肤医生该怎么办?
一觉醒来,皮肤医生的天都塌了。
7月25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正式发布《医疗美容从业人员执业规范》(T/CAPA 16-2025)团体标准。文件中关于护士可以合规辅助操作光电设备的信息,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文指出:“具有3年以上医疗美容专科经历的护理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可在执行医疗美容医嘱时,保证符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条件下,辅助开展美容皮肤科的医疗器械设备操作以及美容中医科的中药内服、中药外治等无创或微创医疗美容项目技术。”
皮肤医生看到这些文字,顿时觉得屁眼儿很凉。评论区瞬间成了“阴阳师”们展示才华的场所:
“卫健委没发文,你们随意,有钱交罚款就行了。”
“以后机构就要一个医生就够了,其余都是护士。”
“本来是偷着干,现在倒合规了……”
皮肤医生哪里说理去?
说实话,这两年他们其实蛮纠结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相比断崖式下滑的外科,轻医美机构的大发展,带来了对皮肤医生的巨大需求。
一时间似乎感觉到处都缺皮肤医生,但另一方面,大多数皮肤医生的待遇其实并不算高。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一种短暂的供需不平衡。皮肤医生后面的日子,真不好说。
一方面需求大,但入门门槛低。
另一方面监管难,正规皮肤医生岗位被严重挤压。
尤其第二点,大家心照不宣了。在多如牛毛的机构里,护士“越俎代庖”代替医生操作光电设备的现象,已是公开秘密。而机构经营者,出于成本考虑,甚至暗中推波助澜。
这还不包括不合规的生美大军,直接抢客。
那么作为经过多年严格训练,正规培训,持证上岗的皮肤医生,其竞争优势在哪里?
一个优秀的皮肤美容医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在这一波“不讲武德”的内卷中,立于不败之地?
那天突然刷到一段田艳丽博士的小视频,觉得讲得简直太好了。
她提到了自己的导师,曾担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负责人,多年的权威专家高天文教授的一段访谈。
“他(高天文教授)认为一个优秀的皮肤美容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扎实的皮肤科医生。首先他要知道什么是正常的皮肤,什么是异常的皮肤,要不然方向是错的。”
她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色斑,就是来了以后说啊,哪里治都治不好,看完这我就乐了,这压根不是色斑,这明明就是个药疹,吃点激素抹点药很快就好了。你拿什么激光用超皮,皮秒 ……方向就是错的。”
也许有一些人认为,对于皮肤美容医生的专业度要求没有那么高,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当一个特别有经验的医生。他的激光落到皮肤的那一瞬间,看到了皮肤的发红、微白霜、白霜、厚白霜,他的脑海里一定不是说这是什么,而是大概脑子里应该知道我的这一次损伤累积的皮肤组织是哪些,它不是一个平面的概念,而是一个垂直的概念。”
而具备这样能力的医生,至少是需要 3 到 5年的皮肤病或者是皮肤病理基础的。
她谈到,一个医生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他会操作什么设备。经常会有医生跟她讲,说自己会做某某某设备。但其实任何一个护士,只要稍微带一下,她也能学会用设备,那医生的竞争力在哪里?因为这件事不需要辛辛苦苦考上医学院再规培及进修,仅靠卖设备的厂家免费培训几天就够了。但这样有竞争力吗?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医生的诊疗逻辑和精益的能力,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你在做的过程中想要拿到一个很好的结果,你的细节是什么,你如何去落实这些细节,这里面就代表着你的安全度,你的体验感,还有你整个完备的一个体系化的思考,才能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医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治疗思路,诊疗逻辑,才是一个皮肤美容医生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仅停留在会使用设备上,无疑就是“自降身份”,选择去跟人数更多的护士群体,甚至包括美容院、工作室去比拼,不但更卷,而且毫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