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很成功,却被投诉的医生大多犯了这个错!
在美丽课·王鹏新思维微整升阶特训营上,鹏哥有这么一页课件:整形,整心。
许多医生朋友都将这一页拍了下来。
什么叫整心?
我的理解是提供情绪价值。
什么是“情绪价值”?
就是你为了获取某种情绪资源,而愿意多支付的价值。
那它在一项产品或服务中,到底有多重要?
最早提出“情绪价值”概念的蔡钰老师有个公式: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
什么意思?
举个栗子,一把椅子,能用来坐,这是它的功能价值。
如果是你好朋友送你的,既舒服又带心意、还能让你的书房变得大气,你很愿意拍照发朋友圈炫耀一番,那它就带有了情绪价值(成为社交货币了)。
而如果这把椅子还是个古董,是他早年花30多万买的,今天的市场上还有人肯出80多万想要买走。这样一来,这把椅子就有了资产价值。
一个产品,一旦具备了这三种价值,放在眼下,就是王炸。
回到医美领域。
顾客来做医美的动机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真的是为了变美么?
变美其实只是表象,终极目标是希望自己通过变美,变得更自信,更乐观,身心更愉悦。
一位医美前辈曾说过,求美者无非两类:身边人对自己不满意,以及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意。
不满意的点,真的是样貌?未必。
所以,整形医生看起来是解决容貌问题,其实不如说是解决求美者的心理问题。
你不仅要做整形医生,同时也要做心理医生。
医美的美有标准吗?没有嘛。
即便医生觉得自己审美很牛,而顾客也未必认可。
美不美这件事很主观。谁都不要去说服谁,钻牛角尖容易招客诉。
所以王鹏说,顾客的满意度,才是整形的“金标准”,而不是美不美。
只要让顾客觉得,经过这么一番“改造”后,她认为自己变好了,整个人都自信了,开心了,走出医院大门时,人都更积极,更有底气了。
那这次整形经历,对双方而言,就算成功。
我就亲眼见证过不止一位,刚从医院做完整形,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二话不说就要拉上渣男老公去民政局扯离婚证的小姐姐。
术前沟通时,我们曾了解过她们内心的故事,那些不自信,怯懦,甚至卑微的痕迹,瞬间没有了。
走出医院那一刻,头是昂着的,身上的骄傲和自信,光芒万丈,步履坚定,威风凛凛,那气场就像是要去智取威虎山一样。(此处画面很飒爽,但并不代表提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整心”的意义,甚至是大于整形的。
这就可以解释,一些明明手术做得不错,还老被投诉的医生,问题出在哪里。
而一些看起来技术不算顶尖,却“巧舌如簧”的医生深受顾客欢迎的原因。
在医美行业,技术,审美,沟通,是一个逐步升阶的要求。
让人变美是整形医生的职业本分,但这远不是终点。
如果能借此给求美者以美丽、自信、乐观、积极的正能量,那从事这个行业,该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