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沟通的真相,就写在这几张便利贴上
这是整形医生沟通训练营首期结营后,学员写在启发墙上的一句话。
我把它单独摘了出来。
作为美丽课推出的首个整形医生软技能学习班,大家学习后的反馈,是学习效果最真实的体现。
这一次,我们直接展示出来。
这些写在便利贴上的话,在启发你,也在启发我们。
但凡将事情做到极致之人,必有异于常人之方法。
作为连续多年微整领域“业绩天花板”的王鹏,上来便推翻了行业许多年的“常规套路”。
与顾客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原则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讲一个小细节,小得不能再小——自我介绍。
在这个环节,大部分的医生都遇到了挑战,很难在短时间把自己的优秀之处,介绍清楚。
如果只能给顾客讲一句话,你会讲哪句?
如果只能讲自己一个特点,你会讲哪个?
很多医生,面对这个问题,都陷入了久久沉思。
这需要思考,更需要方法。
塑造医生的信任感,前期需要做哪些布局?咨询和助理需要做哪些铺垫?医生如何上来就抓住顾客的注意力?
鹏哥说,很多时候,面诊的时间真的很短,你能讲的话可能并不多,怎样让顾客“秒懂”?
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对许多医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卡点。
因为你很大概率只有短短几句话时间,如果不能赢得眼前顾客的信任,你的下一次机会,就是下一个顾客了。
此外,面诊过程中还有一些“坑”。
比如,初见顾客时,该不该赞美顾客?
顾客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医生该不该拒绝?
如何拒绝才既顾及了顾客的情绪,又维护了医生的专业性?
如何在沟通成交过程中,权衡专业和经营?如何转换老板和专业人的角色?
许多答案,是出乎“常识”之外的。
同时我们还必须思考,医生的沟通方式,和咨询师或运营的沟通方式,有哪些不一样。
要知道,医生要解决的问题,和销售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
目的和立场不同,决定了沟通策略的不同。
场景+模型
老师讲得都对,可怎样才能学得会?毕竟经验这种东西,常常是当事人游刃有余,其他人云里雾里。
对此,鹏哥创造性提出了“场景+模型”的方式。
将整形医生最容易接触到的18个场景,凝练为15个沟通模型,再结合案例和实战模拟。
经验不易复制,但模型可以迁移。让大家用这样的方式看到问题,拆分问题,掌握模型,应用于场景,活学活用。
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经验到模型,从理论到实战场景,学员反馈道:“有了框架,思路也清晰了。”
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小技巧。
面诊设计小技巧, 主诉、对比、甚至怎样用美图秀秀上的“黑科技”给自己的沟通环节加分。
怎样在操作中,稳定顾客情绪?
怎样在项目完成后说一句话,既鼓舞自己 ,又给顾客信心,用强烈的心理暗示提升满意度。
这些“小门道”真心让人惊喜。
除了好的情绪,当然也有不好情绪的预案和管理。
比如操作过程中,出现了疑似栓塞状况,该怎么办?
鹏哥给大家播放了一段许多机构的“标准化处理流程”,大家看得入神,奋笔疾书。然而,鹏哥却出人意料地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危机沟通现场的“负面案例”……这突如其来的颠覆,反而让大家印象更深刻了。